同是跨界造车,地产商为何如此艰难?

深度解读 2022-05-26
分享到:

恒驰5量产又食言了。而恒驰汽车官网3月发布的一条新闻还是,“许家印号召全员:大干三个月实现恒驰5量产 ”。现实是,恒驰5量产时间从6月22日延迟至9月20日。

“恒驰5如果能出来,我还会走吗?”一位前恒大汽车员工告诉盖世汽车。对于恒驰5能否量产,或许除了恒大集团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外,应该都持怀疑态度。因为在恒大集团暴雷后,恒大汽车面临很现实的问题:缺钱。

事实上,恒大汽车只是房地产跨界造车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拓展新业务,数家如恒大集团一样的房地产企业涌入汽车行业,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却遭遇严重的水土不服,如今除了恒大汽车,也就宝能汽车还在苦苦支撑。

而同样是跨界造车,互联网企业中走出来了蔚来、理想、小鹏等,经过数年发展,更是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代表。

这不禁让人疑问,同是跨界造车人,结果为何却天壤之别?

“大溃败”VS“蒸蒸日上”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房地产市场趋于饱和,恒大集团这样的头部房企营收逼近天花板。上海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表示,从发展角度看,年营收超千亿的大房企集团,将很难实现再翻倍式盈利增长。克尔瑞证券数据显示,50家典型上市房企2019年毛利增速,较2018年下降了30%。


宝能汽车新车品鉴会

和房地产企业一样,互联网行业也在寻找新突破。有互联网从业者告诉盖世汽车,互联网领域已过了高速发展阶段,市场格局趋于稳定。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了汽车行业。

这时的汽车行业正在焕发新机,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风口。2019年3月,在恒大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曾预测,中国汽车产业5-10年可能是几万亿的规模,在全世界是几十万亿大产业。另外,新能源汽车的造车门槛要低于燃油车,成为了跨界造车者入局的契机。

互联网、房地产等跨界者浩浩荡荡涌入汽车领域。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以来,大约有十余家房地产企业加入“造车大军”,包括恒大、万达、宝能(涉足地产)、华夏幸福、绿地、碧挂园、富力等。互联网车企的代表有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

跨界造车者在汽车圈有个统一的称呼“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相比,他们几乎都是毫无造车经验的“门外汉”。

房地产企业造车采取的是高举高打模式,俗称“用钱砸”。如许家印将恒大集团的换道超车模式总结为“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恒大集团一上来就布局“研产供销”汽车全产业链。仅2019年,恒大汽车就完成对NEVS收购,宣布将在广州上海等多地建设整车及配套生产基地,与110 家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等。宝能集团做法类似,“未见其车,先闻其声”。

而同时期的互联网车企,还在靠融资支撑发展。尤其是2019年正值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资本市场寒冬,几乎所有互联网车企都面临生存困境。小鹏创始人何小鹏曾坦言,“现在(2019年)融资很难”。盖世汽车从知情人士获悉,“2020年初是蔚来现金流最危险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互联网车企未能挺过2019年。

随着产品销量规模扩大,再度获得资本青睐,蔚来等部分互联网车企挺过艰难时刻后,开始迈入高速发展期。2021年,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互联网车企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容忽视的力量。

反观房地产跨界造车者,结果只能用“惨烈”形容,大部分浅尝辄止后退出。前两年势头最为强劲的恒大、宝能,也因为主营业务暴雷而导致汽车业务陷入发展危机。盖世汽车了解到,有前宝能汽车员工被欠薪数月后离职。虽然,恒大和宝能还未放弃,但业内人士认为“前途未卜”。

结局为何迥然不同?

按理来说,同样跨界造车,“财大气粗”的房企应比“捉襟见肘”的互联网企业更占优势,更何况前者一般是举全集团之力,后者多是“个人”或团队创业。

对于房地产造车的失败,有分析师曾表示“汽车需要真正的核心技术以及造车能力,光靠钱买不来。”

汽车行业是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起初,业内对所有造车新势力的发展都持观望甚至不看好的态度。但是,互联网车企借助互联网思维、用户经营模式等优势,仅用几年时间就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部分企业更是跻身新能源汽车市场头部行列。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今年1-4月累计零售销售TOP15中,小鹏、哪吒、理想、蔚来和零跑等造车新势力上榜。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互联网思维与新一代汽车供应链生态打造模式更加类似,而且软硬件开发模式和理念也跟互联网行业趋同,另外互联网行业的人更加通晓用户使用汽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新能源汽车产业迎合了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能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站稳脚跟,关键在于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在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他们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增加了用户黏性,打开了市场。蔚来一则数据显示,多达50%的产品销量来自老客户介绍,可见用户黏度。

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在人工智能、网联化等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增加了其跨界造车的砝码。“智能化”成为互联网车企的标签,亦是其区别于传统车企产品的竞争优势。

而房地产作为传统制造业,对新四化等技术应用较为有限,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匹配度低。由于房地产独特的商品属性,不同的区域人群有不同的市场需求,产品生产周期也比较长,且无法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持续迭代。诸如此类的行业原因,造成了房地产企业独特的经营文化。

同时,房地产企业也难以形成对大众消费者的准确认知。这也是为何,房地产企业走多元化路线,失败占多数。

跨界造车的警示

数据显示,跨界造车高峰期有200多家造车新势力,大浪淘沙后,如今活跃的仅有十余家。不过,汽车行业的淘汰赛还在继续。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言,“未来造车新势力只能活三家”。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目的不是造车,不建议入局。“像很多造车新势力,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造车,所以大多都被淘汰了”,他如是说。一直以来,业内都对房地产企业造车存在质疑,认为造车是“幌子”,“圈地”才是真。从结果来看,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造车运动确实成为了一纸空谈。

但是,新能源汽车爆发的万亿级市场潜力,仍在持续吸引跨界者入局。如小米、百度、苹果、富士康等,已加入或正在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中。

汽车制造业属于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行业,并不适合目的不纯的跨界造车者。对于新入局者,需做好长期投资、从零开始的准备。“200亿是造车的门槛”已成为业内共识,另外还需学习相应的整车制造经验,规整上下游产业链等专业性技能。

传统车企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虽然不用像跨界者那样从头开始,但新四化技术积累也较为薄弱。另外,在经营理念、运营模式等层面,传统车企也需借鉴造车新势力。

但需警惕的是,要真正理解用户运营的本质,否则就是“东施效颦”。有业内人士表示,“用户运营不是满足用户一切需求,还要有引导”。互联网行业是服务型行业,互联网思维一言以蔽之即“以用户为中心,满足个性化需求”。互联网思维正在改变汽车行业“以效益为中心”的传统经营理念。

从用户角度看,用户、服务商和厂家三方如果处于信息平等的状态,就是健康的用户模式。对企业来说,卖车是第一步,最终是要为用户提供“一种生活方式”,让用户有品牌归属感,自发形成用户生态圈。而有些车企虽然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理念,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难改强势本色,从而引发矛盾。

造车新势力已甩掉跨界者的标签,成为实力派,占据先发优势。传统车企反而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人”,连百年大众都将特斯拉视为其在电动车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不是丰田、福特等。可见认真造车的跨界者,能量有多巨大。

文章转自“盖世汽车快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合作站点或其他站点,但都会注明作/译者和原出处,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END --

(点击上图了解凤凰滤清器)

(点击上图阅览《汽后视界》杂志第89期)

0
推荐文章
一周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