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发布三项重要专门法规,智能网联汽车再添新动力

深度解读 2020-07-13
分享到:

在全球业界备受关注的智能网联,再添利好消息。

近日,在线上举办的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组织)第181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信息安全、软件升级以及自动车道保持系统等三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重要技术法规,并将于2021年1月起实施。

正值汽车“新四化”浪潮汹涌、智能网联快速推进之际,新的国际技术法规将如何影响我国相关产业呢?“目前,我国正处于全产业链发力智能网联汽车的新时期,技术法规是支撑智能汽车上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三项智能网联重要国际技术法规的通过意义重大。”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杨世春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信息安全众所瞩目

如今,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网联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其“克星”之一就是信息安全。

今年5月13日晚,特斯拉国内多位车主突然发现,自己的特斯拉App及手机钥匙失效,既无法与自己的车连接及点亮车内仪表盘,更无法获取自己的车辆信息,甚至有的车主被锁在汽车中,构成人身安全威胁。特斯拉回复称,这是由于服务器故障导致信息连接中断。更有甚者,是克莱斯勒的智能网联信息安全实验,其利用智能网联系统漏洞,通过网络找到域名登录权限,进入车内系统,直接对V850控制器进行刷机并篡改指令,达到了控制CAN总线网络、以及车辆几乎所有功能的目的。

有鉴于此,此次通过的《信息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和《软件升级与软件升级管理系统》两项法规,将通过为汽车制造商建立明确的性能和审核要求,帮助解决相关安全风险。其中规定:

一是“信息安全”是指道路车辆及其功能受到保护,使其电子电气元件免受网络威胁;“信息安全管理系统(CSMS)”是一种基于风险的系统方法,定义了组织过程,职责和治理,以处理与对车辆的网络威胁相关的风险并保护其免受网络攻击。

二是信息安全相关的一般要求、CSMS合格证书、管理审批等内容,并提出了详细的信息安全威胁、漏洞、攻击方法,以及对应缓解措施,为汽车行业实施必要的流程提供了一个框架:即识别和管理车辆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风险;验证风险是否得到管理,包括测试;确保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监控网络攻击并有效应对;对成功或未遂的攻击进行分析;根据最新的威胁和漏洞,评估安全措施是否仍然有效。

三是有关软件升级过程的车辆类型批准申请、标识、SUMS合格证书、RX软件标识号(RXSWIN)、一般要求等内容,为汽车行业实施必要的流程提出了标准化框架,提供了相关技术规范。

车道保持意义不凡

眼下,已经有许多新车型上出现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可帮助驾驶员在高速公路或其他公路上标记明显的车道内保持安全行驶。这既是体现智能网联作用的一大亮点,也是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标配。

对此,此次通过的《自动车道保持系统(ALKS)》法规明确,这是针对“3级”(L3)驾驶自动化功能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规。该法规规定,自动车道保持系统在具备物理隔离、无行人及两轮车的道路上行驶,且运行速度不应高于时速60公里。

据悉,该法规以联合国《自动驾驶框架文件》为指导,从五个方面对自动车道保持系统提出严格要求。一是“系统安全”,要求系统在激活后可以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二是“故障安全响应”,要求系统具备驾驶权转换、碰撞应急策略和最小风险策略;三是“人机界面”,规定系统的激活和退出条件,并明确系统的应提示信息及形式;四是“自动驾驶车辆的数据存储系统”,要求应记录系统的驾驶状态;五是“信息安全和软件升级”,要求系统应满足“信息安全法规”和“软件升级法规”。

国际法规的中国贡献

伴随着近年来国内智能网联产业的不断升温,相关技术及标准、法规研究也正在逐步展开,如同在许多前沿技术领域一样,中国专家及有关部门、企业也参与了智能网联国际技术法规的制定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作为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WP.29/GRVA)副主席国,积极提交提案、建议,并参与制定联合国有关智能网联汽车法规协调的规划性文件,在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规规划初期提出了“《1958协定书》与《1998协定书》同期制定并保持技术内容协同”的方案,获得相关各方的普遍支持并得到了联合国的采纳。与此同时,确立了自动驾驶法规制定的目标、原则和计划,形成联合国《自动驾驶框架文件》作为相关法规制定的顶层指南。而此次通过的三项联合国法规,就是在上述框架文件下制定的。

此前,从2018年起,工信部每年发布的年度《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都对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从“深入参与”进入“加强协调”阶段,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近年来,国内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对智能汽车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其中提出,我国路网规模、5G通信、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水平国际领先,基础设施保障有力。同时提出,要构建包括系统完善的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在内的六大主要任务,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

“产业化的前提是技术标准,智能网联三项重要国际技术法规的通过,对于国内智能网联的发展有利好效应。”杨世春认为,加上国内相关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等不断向好,有利于推动国内智能网联相关产业的规范化、科学化、规模化发展。

--END--


(点击上图阅览《汽后视界》双月刊第77期)

文章原创于“中国汽车报网”,作者:赵建国。
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合作站点或其他站点,但都会注明作/译者和原出处,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推荐文章
一周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