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这半年,涨价成为普遍现象,汽车与零部件这对“夫妻”共勉

行业新闻 2022-06-23
分享到:

从2021年缺芯,到2022年持续疫情,加上地缘政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汽车产业链正在进入一个特殊发展周期。那就是芯片涨价、电池涨价、车企涨价,现在轮到了汽车零部件。“2022年,这半年,回头看一眼,没有自豪,没有成就感。”

“2022年,这半年,回头看一眼,自己在好多无奈里跋涉。”

“2022年,这半年,回头看一眼,努力和付出的艰辛没有比例。”

已然,“真的扛不住了”这句话成为了2022年的口头语。人们都在不断地安慰说:“挺一挺、熬一熬,也许能渡过去。”说实话,这是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的困境。

就拿汽车与零部件这对“夫妻”来说,频繁爆料,谁离了谁也活不了。

从2021年缺芯,到2022年持续疫情,加上地缘政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汽车产业链正在进入一个特殊发展周期。那就是芯片涨价、电池涨价、车企涨价,现在轮到了汽车零部件。

显然,涨价趋势从未停止,或者是由于成本无法支撑,被迫选择涨价,直至一方涨价到另一方无法承受的地步。这也正是笔者想说的,在涨价潮不断发酵的情况下,2022年新一轮的涨价潮已经从新能源车市场蔓延到了传统燃油车市场(平静多少年的燃油车骚动了)。

涨价或将成普遍现象 引汽车行业陷入焦虑

说实话,近十年来各种商品几乎都在涨价,唯独汽车一直在降价。新能源汽车开始涨价之时,很多消费者不习惯,可随着时间的推进,大家也慢慢地接受了。

可是进入了2022年,除了原本存在的芯片短缺问题还没有缓解之外,很多制造汽车时需要使用的原材料,比如铁、铝、锂等多种重金属由于受到复杂的国际问题影响,其成本价格同样是日益暴涨,再加上疫情的反复导致运输链断裂,更是如火上浇油般把汽车制造原材料的成本价格再度推高,因此很多车企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也只能做出被迫涨价的举动。

就在4月份,不少燃油车开启了涨价模式,最早打响燃油车涨价第一枪的是奔驰,4月2日奔驰官宣涨价,所涉及的车型包括部分进口车型和少量国产车型,涨幅从千元到12万元不等。随后,4月15日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咖啡系在售车型售价进行调整,包括燃油和混动车型,上调幅度为5000元至12000元不等。

5月11日起,上汽大众全系车型正式上调建议零售价。其中,新能源车型(含ID系列、插混系列)上调幅度为3000元至5000元不等。还有部分宝马及MINI品牌在中国的在售车型于6月1日正式上调厂商建议零售价,宝马国产车型的价格上调涉及宝马X3、宝马5系长轴车型等,价格上浮2100元至5000元不等;进口车型价格上调涉及宝马5系标轴车型、宝马4系双门、宝马4系敞篷、宝马4系四门、宝马X4和宝马6系GT等,价格上浮1000元至10100元不等。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0家车企的近80款车型宣布涨价,这次涨价与以往相比有所不同的是,从新能源汽车蔓延到了更多的燃油汽车车型。据悉,奔驰和宝马不仅在中国市场宣布涨价,在全球其他市场也已宣布涨价。有人惊呼汽车将进入普涨阶段,合资品牌燃油车的涨价将是一件风向标似的事件,对汽车行业来说意义重大。

面对涨价的“震荡” 都在寻求应对策略

一位行业人士曾说到:“汽车供应链是一个倒金字塔形,越往上涉及的供应商数量越多,往往以10倍数量级增长。各级供应商构成了一整套庞大又精密的汽车产业供应链体系,一环紧扣一环,缺少任何一环,整车都没有办法生产出来。”

就像笔者最开始讲到的,对于汽车与零部件这对“夫妻”来说,谁离了谁也活不了。就这次车企业涨价来说,究其根本还是由于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原材料铜、铝、钢铁等大宗金属原材料成本上涨,而且这些在成本上涨比重在35%-80%。再加之受3月初持续到现在的俄乌事件刺激,美原油一度冲高到129.44美元,紧张的国际局势将大宗价格带到了一个高点,也因此影响了汽车零部件企业毛利率。

回到目前的情况,面对这场涨价“震荡”带来的危机,不少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都在寻求破解之道,增强抗风险能力。华域汽车通过与各主要供应商建立原材料价格联动机制,加强成本与价格联动管理,同时通过切入新客户来提升收入,减少成本波动带来的风险。国轩高科积极与上游材料厂商及车企沟通,同时以内部生产管理优化、工艺技术改进、产品合格率提升等方式减少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还有众多车企积极实施的各种应对策略,在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那么,汽车零部件企业到底如何应对涨价现象呢?笔者认为,除了要顺应市场规律及时进行产能及价格的调整,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不断创新来降低成本。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当前燃油车价格上涨,是由于原材料超出预期的非正常时期的价格上涨,属于疫情下的艰难情况。少数品牌会跟涨,但大多数品牌会通过终端促销的灵活调整来平衡价格与成本间的关系。”

所以,每一个变化都与企业的生产成本息息相关,细究下来,2022年的这些涨价也可以理解为正常行为,成本无法支撑的情况下,肯定选择涨价,等待风波过后,该降价还是要降价的。也让我们一起静待市场恢复往日的平静。

特别声明:本文系汽配圈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END --

(点击上图了解凤凰滤清器详细信息)

(点击上图阅览《汽后视界》杂志第89期)

0
推荐文章
一周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