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明明是个刚需市场,为什么生意越做越差?

行业新闻 2021-11-12
分享到: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1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0亿辆,其中汽车2.97亿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共有76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个,其中就有包括广州、深圳、武汉等重点城市。

随着汽车销售规模的扩张,汽配产业也在逐渐壮大,但是生意却在走“下坡路”,市场越来越冷,利润越来越薄,汽配大佬们却搞不懂到底要“躺平”还是“内卷”?

01

配件需求锐减,却还有转机?

通常来说,汽车厂家都会为新车提供2-3年的质保期,这段时间,车主只需要进行常规的保养即可,平均每5千公里,更换下雨刮、机油等小配件。这样一来,就算有庞大的新车规模,但仍处于质保内服务状态,质保外的配件需求和维修需求还未释放出来。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汽车的行驶里程增长对车本身的磨损有影响。在后疫情时代,汽车平均行驶里程明显下降,车不上路,车辆故障率也会降低,其维修、保养的需求也会下降。

但在市场看来,往后的2-3年,随着车龄增长和车辆出保,市场上将会迎来维修保养的高频时刻,甚至实现井喷式增长。

02

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

全球各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的革新速度,大概也让汽配商们始料未及。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公布的数据,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达到19.5%,其中新能源厂商的批发渗透率已经突破了20%。


【图源:乘联会】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在表明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在逐渐提高。对于传统汽配商来说,这无疑又面临着一次新的抉择。

如上图所示,传统燃油车成本包含发动机及相关系统,如变速器、离合器等零部件,而新能源汽车更多是动力系统,如电池、电机等,且这部分成本占比更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进入,催生了市场上国产电动车产业链的加速发展。

03

缺乏系统管理体系

在互联网科技的革新下,汽配商们缺乏相应的配件查询、库存管理等数字化工具,对新产品技术的学习也相当滞后,其服务的专业能力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些汽配经销商在想要突破发展瓶颈时才能意识到阻碍的产生,比如建立二级经销商网点或扩大库存,但由于缺乏操作有效的管理系统,导致无法实现规划。财务明面上还是“赢家”,往后一看全在库存上,实际“虚赢实亏”。

此外,市场上同质竞争和低价竞争明显增多,对于同一区域的汽配店来说产品品牌的重叠度很高,若没有自身的品类定位,进行差异化配置,等来的就是价格竞争。

有价格上的对比就有老客户的相互拉扯,与同行硬碰硬,最终也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下场,沦为配件搬运的工具。

在未来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的红海竞争中,汽配商们是否还能找到出路?

有些汽配商仍维持着三五团队,抱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心态混迹在汽配圈子。殊不知,许多“后起之秀”早已悄悄入场,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有了自己一套系统工具,成熟地运营起汽配生意。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管理库存,拓客......数字化工具带来的商机是无法想象的,打破流通障碍,打破产业链复杂的限制环境,具备了互联网化能力和手段,汽配商们才能在红海竞争中夺得蓝海先机。

-- END --
(点击上图了解快准车服详细信息)
文章转自“小巴汽配连锁”。
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合作站点或其他站点,但都会注明作/译者和原出处,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上图阅览《汽后视界》杂志第85期)

2
推荐文章
一周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