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油行业月度观察:新国标、新能源与渠道变革之下,如何突围?

深度解读 2025-04-04
分享到:

2025 年汽车机油行业正经历新标准、新能源与渠道变革的深度洗牌。大牌润滑企业技术升级路径,揭示着新能源渗透率突破 40% 后的市场分化逻辑和国际品牌本土化与渠道扁平化趋势。

1

行业动态:标准升级与市场洗牌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环保法规趋严的背景下,汽车后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上演

技术迭代与市场重构的双重奏曲。2025 年开年以来,行业两大主线尤为突出:技术标准的跨越式升级与新能源浪潮引发的市场格局重构。

1.新国标落地,技术门槛再提升

在碳中和目标倒逼下,润滑油行业迎来史上最严苛的性能标准。2025 年 3 月 31 日,昆仑润滑率先发布符合 API SQ/ILSAC GF-7 标准的 KR9 系列新品,以燃油经济性提升 16% 的突破性指标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标准升级不仅涉及 8 项核心性能的全面优化,更暗含对混合动力及国六车型的适配要求。正如行业分析师指出:“新标准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企业研发实力的试金石。”

对经销商的启示: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库存结构的调整已迫在眉睫。数据显示,2024 年低粘度机油(0W-20)在国六车型中的渗透率已达 68%,而混合动力车型的专用油需求正以年均 45% 的速度增长。这要求经销商在供应链管理上更具前瞻性。

2.新能源冲击下的市场分化

当传统燃油车市场陷入存量竞争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正以惊人速度改写行业版图。2025 年 1-2 月,新能源车销量占比突破 40.3%,纯电动车价格战更是将市场推向变革深水区。这种结构性转变直接冲击传统机油市场 —— 有数据预测,到 2027 年燃油车机油需求将萎缩 35%,但新能源专用油液市场却将迎来 120% 的爆发式增长。

应对策略:在变革窗口期,经销商需要构建 “传统 + 新能源” 的双轮驱动模式。途虎养车的实践颇具借鉴意义:其通过三电系统检测服务,将新能源用户转化率提升至行业平均的 3 倍。这印证了一个趋势:服务场景的拓展比单纯产品替换更具战略价值。

2

年中总结企业动作:巨头博弈与渠道变革

在这场行业洗牌中,企业间的竞争已从单一维度转向体系化较量。国际品牌依托技术壁垒巩固优势,本土企业则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突破,而渠道变革的浪潮正重塑行业生态。

1.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国内龙头技术突围

美孚、壳牌等国际巨头持续通过技术授权与高端产品把控市场,但国内企业正以 “技术 + 服务” 的组合拳实现破局。昆仑润滑凭借航天级研发实力推出极端工况专用油,龙蟠则通过全球化布局打开非洲市场,这种 “错位竞争” 策略为经销商提供了新的选品思路。值得关注的是,康普顿等品牌通过区域定制化政策,将渠道下沉效率提升 20%,这为三四线市场的开拓提供了范本。

经销商机会点:在国产替代浪潮中,高性能全合成机油正以 35% 的年复合增长率抢占中端市场。玉柴马石油 30 周年活动期间,其区域经销商通过政策红利实现了单月销量翻番,这验证了 “政策窗口期 + 本土化运营” 的可行性。

2.渠道扁平化与电商冲击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正在重塑供应链结构。昆仑润滑推出电商专供系列后,其线上渠道销售额环比增长 140%,而小米汽车整合充电桩资源的举措更预示着 “服务入口” 的争夺。在这种趋势下,传统多级经销体系的生存空间被压缩 —— 中升集团等 4S 巨头已绕过二级经销商,直接与主机厂共建服务网络。

生存法则:面对渠道变革,经销商需要从 “产品搬运工” 向 “价值服务商” 转型。数据显示,提供机油寿命监测服务的门店客户留存率提升至 78%,而区域深耕策略在中西部市场的回报率比东部高 15 个百分点。这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深度服务才是确定性增长的基石。

3

政策与市场:成本波动与合规风险

2025 年 3 月,成品油价格下调与环保高压政策的叠加效应,为行业增添了新的变量。经销商需要在成本控制与合规经营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好外部环境变化下的风险管理。

油价下调与成本传导

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终端消费行为。3 月 19 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后,燃油车日均行驶里程回升 8%,但这一短期利好难掩长期趋势 —— 新能源车每公里使用成本已降至燃油车的 1/3。这种成本差异将加速车主养护习惯的改变,经销商需建立动态库存预警机制,应对可能出现的保养周期延长风险。

环保高压与打假风暴

公安部 3 月破获的假冒机油案件敲响了合规警钟。在环保法规趋严的背景下,硫、磷含量超标的产品将面临全面淘汰,而环保型机油市场正以每年 40% 的速度扩容。这要求经销商在供应链管理上建立双重标准:既要确保货源可追溯,又要推动产品结构向低灰分、长寿命方向升级。

4

经销商运营策略:三大突围方向

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经销商需要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商业模式,以下三大方向已被市场验证为可行路径:

方向一:产品结构优化

全合成机油的市场主导地位已不可撼动,预计 2025 年其占比将突破 60%。同时,小众高端油(如酯类全合成)和新能源专用油液正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某头部经销商通过 “基础油保流量 + 高端油提毛利” 的组合策略,使整体利润率提升至 22%。

方向二:服务模式创新

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正在重构服务场景。接入车企 OBD 系统的门店,客户预约转化率提升 35%;而社区化运营模式在三四线城市的试点中,应急保养服务响应速度缩短至 28 分钟。这印证了服务效率与客户粘性的正相关关系。

方向三:区域市场深耕

不同区域市场的差异化需求要求精准施策。东部市场的 “以旧换新” 活动使高端客户复购率提升至 45%,而中西部与物流企业合作的商用车养护承包模式,实现了单车年服务频次从 3 次提升至 7 次。

结语:在变革中寻找确定性

站在 2025 年的转折点上,机油行业的变革已进入深水区。新标准的实施、新能源的冲击、渠道的重构,这些变量交织成复杂的市场图景。但正如历史经验所示,行业洗牌期往往孕育着最大的机遇。那些能够敏锐捕捉技术趋势、重构服务价值、深耕区域市场的经销商,终将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因为未来的商业世界,属于那些既能把握宏观趋势,又能洞察微观需求的行动者。

本文为汽配圈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END --

(点击上图了解爱多雨刷详细信息)


(点击上图阅览《汽后视界》杂志第100期)

0
推荐文章
一周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