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继续缺芯潮 汽车行业首当其冲

深度解读 2021-06-23
分享到:

本周重点关注:全球半导体缺芯下高行业景气还在延续


近期台湾半导体等科技制造企业公布了五月份运营数据,总体来看,台湾半导体复苏牛再攀高峰全面景气达到2个季度。营收涨幅靠前的有:IC设计当月同比增速74.58%,PCB原料当月同比62.15%,PCB原料:铜箔基板(CCL):当月同比63.24%,PCB原料玻璃纱/布当月同比65.65%,PCB原料:铜箔:当月同比47.6%,PCB制造组装当月同比52.5%,被动元件电阻-SMD电阻当月同比46.5%,被动元件-电容-多层陶瓷电容(MLCC)当月同比66.4%,DRAM芯片当月同比65.85%,面板当月同比47.24%。

半导体行业过去13年来,整体呈现出牛长熊短的态势(受到经济衰退而产生下跌周期越来越短),无论是费城半导体指数还是台湾半导体指数,都在不断创新高。经过了四轮半导体牛市周期,呈现出持续高增长态势,台湾半导体指数涨幅已经远远大于台湾电子零件和电子通路指数,而国内半导体指数在2020年3月至今大幅跑输万得全A,全球行业景气度带来的超额收益在逐渐集聚。


全球各类芯片短缺,首先是支付卡芯片可能短缺,美国时间6月21日智能支付协会(SPA)发布提请注意全球芯片短缺导致支付卡可用性风险增加的问题LCD驱动器芯片供求也在发生紧缺,其用于显示器、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汽车、智能手机和几乎所有带有数字液晶面板的产品,向像素提供指令。苹果方面芯片需求更为明显,iPhone13系列预计今年下半年发布,芯片制造商准备在第4季度应对苹果2021年的订单高峰。


汽车芯片短缺尤为严重,行业调查显示,汽车行业仍是IC供应链最受影响的产业之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5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062.6万辆和1087.5万辆,同比增长了36.4%和36.6%。电子元器件占汽车成本的比重上升到了40%,而九成以上汽车芯片仍然依赖进口,受国际供应链影响,2021年全球汽车将减产400万辆。我国各类芯片中MCU控制芯片最为紧缺,国内MCU控制芯片企业最为薄弱。


截至目前,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密集的芯片投资和扩产,后续也许会导致芯片出现过剩危机。新建晶圆厂的周期通常在1年-2年,即现在投建的工厂,会在1年-2年后开始释放产能,全球半导体供应会在2022年恢复正常水平,产能释放恰好赶上芯片供应的充裕期,从而导致芯片产能过剩。


另外一个角度,随着电动智能汽车的发展,汽车控制系统从分布式走向集成式,汽车行业对芯片的需求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汽车芯片不仅面临着短期产能不足的挑战,还面临着长期结构性变化的挑战。所以辩证来看,下半年的全球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度还将继续维持。


--END--


(点击上图了解道氏水泵详细信息)


文章转自“价值洞见”。

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合作站点或其他站点,但都会注明作/译者和原出处,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上图阅览《汽后视界》杂志第83期)



0
推荐文章
一周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