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3.8%。新能源车渗透率目前仍在山脚,后半程还需发力。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天花板并非为40%~50%,而是80%以上,所谓的渗透率瓶颈远未到来。借由民生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小编带您一览汽车“电动化”趋势下的汽车产业发展脉络。
从数据来看,2022年11月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月度产销再创新高。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6%和72.3%,市场占有率达到33.8%。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
当前,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担忧主要体现在对新能源车未来增速的不确定性,目前的高增速是以提前透支未来增速为代价。实际上,新能源车渗透率目前仍在山脚,后半程还需发力。新能源车渗透率天花板并非为40%~50%,而是80%以上,所谓的渗透率瓶颈远未到来。
究其原因,民生证券的专家指出:全球主力市场可分为中国、欧洲及美国市场,并且都已跨过0-1门槛。中国和欧洲已处于10-100的质变中;美国还处于1-10的量变中。在全球视角下,新能源车渗透空间仍然广阔;长期来看,全球范围燃油车禁售计划及主机厂停售燃油车时间表推进,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由此,目前电动车仍处于高增长、高确定性阶段。
全球新能源车主力市场全景概况:未来渗透率空间广阔
电动化进程稳步推进。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97%。中国政策端缓冲足够,产品驱动马力全开。综合中汽协和Marklines数据,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为13.40%。
欧洲部分国家渗透率不及10%,整体上看不及20%。 2021年欧洲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为14.26%。美国市场现行核心驱动力为政策逐步明晰,2021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5%。
中国市场政策端回顾:退坡缓冲足够,非急速抽离落地
第一,购置补贴政策衍变过程可归纳为四大阶段。整体呈现续驶里程要求提升、补贴标准下滑及综合考量其它测度指标的稳步滑坡趋势。如补贴试点阶段;单就续驶里程考量补贴标准 的政策滑坡探索阶段;综合考量工况续驶里程+单车带电量+能量密度+能耗等因素的滑坡政策完善阶段;里程要求与单车补贴金额测度公式维持不变的滑坡政策明晰阶段。
第二,购置补贴政策有序退坡,新能源车发展态势不减。从2011-2022年1-7月销量变化情况可知,全年销量情况较上一年大多都有明显提升。其中2019年补贴政策调整较大,销量较2018年同比略降3.25%。步入2020年后,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核心驱动力已从政策驱动向产品驱动转移,政策依赖性明显降低,2022年H1销量为259.1万辆,同增117%。
中国市场细分级别端回顾:刨去A00级车型后,渗透率不及20%
第一,细分级别对应的渗透率指:将相应的细分级别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数据/对应细分级别汽车整体市场销量总数据。如A00级别渗透率=A00级别的新能源车销量数据/A00级别的汽车销量总数据。
第二,拆分来看,据Marklines数据显示,A00级新能源车在A00级汽车市场中渗透率已接近100%。2021年渗透率达 99.80%;2022年1-6月累计销量对应渗透率为99.84%。A0、A、B、C细分级别对应的渗透率空间较大。2021年,A0、A、B、C对应的细分级别渗透率为12.07%、9.23%、15.11%、 20.34%;2022年1-6月累计销量对应渗透率为25.16%、16.83%、20.89%、31.94%。
第三,刨去A00级车型(新能源车与汽车市场)之后,新能源车渗透率不及20%,2021年渗透率达10.44%,2022年上半年的渗透率达17.95%。
全局复盘:电动化是滚滚历史巨轮下的大势所趋
早期电动机在汽车端的应用受制于电池的落后,动力总成的普及离不开动力能源的支撑。蒸汽机是以煤炭为主;内燃机是以石油为主;早期电动车动力来源主要以一次电池为主;后期出现铅酸电池与镍氢电池。虽可充电,但容量小,充电不方便,车辆续驶能力极其有限,电池技术水平成为当时制约新能源车领域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内燃机终将被替代。如今,车企相继宣布内燃机停止研发计划,彰显全面推进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如日产、奥迪、大众等传统车企开始推进,作为燃油车心脏的内燃机将不再更新迭代。因此,电动化是滚滚历史巨轮下的必然趋势。
文章转自“汽车与配件AP”
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合作站点或其他站点,但都会注明作/译者和原出处,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近,在汽配圈举办的“2023(第三届)中国汽车后市场产业趋势峰会”上,阿尔诺特空气悬架亚太区负责人果巍发表了题为“空气悬架在汽车后市场发展潜力”的主题演讲,分享了阿尔诺特空气悬架在汽车后市场的一些市场经验以及商业机会。
2023-03-09如今,汽车后市场供应链平台竞争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在新发展的格局下,企业如何持续发展、稳定提升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根据大环境/市场特色调整经营方向,还是优化产品结构做精市场?针对这些问题,汽配圈记者有幸在温州汽配展会现场对三头六臂浙江省区负责人季丰平进行了采访,以下为采访整理内容。
2022-11-21汽车的产业链很长,从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到中游的整车制造再至下游的后市场服务。其中,汽车后市场因其所处产业链的延伸环节一直以来深受中上游企业的影响。
2022-07-20马瑞利执行主席和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一行到访中国
陕西西咸新区与蘑菇车联签约,项目总金额约15亿元
保隆科技:空气悬架储气罐获全球高端品牌车企定点
TÜV莱茵与吉利汽车研究院、上饶领创达成合作, 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价值链发展
十年奋斗鑫田人暨制三庆功宴
「投资安徽行」开思签约芜湖市数字化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生态项目
滴滴自动驾驶与法雷奥进行战略合作
骆驼集团印尼团队亮相印尼雅加达汽车配件展览会(INAPA)
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签署增资扩股协议
落地温岭,吉利科技布局车规级半导体封测基地
最近,在汽配圈举办的“2023(第三届)中国汽车后市场产业趋势峰会”上,阿尔诺特空气悬架亚太区负责人果巍发表了题为“空气悬架在汽车后市场发展潜力”的主题演讲,分享了阿尔诺特空气悬架在汽车后市场的一些市场经验以及商业机会。
如今,汽车后市场供应链平台竞争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在新发展的格局下,企业如何持续发展、稳定提升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根据大环境/市场特色调整经营方向,还是优化产品结构做精市场?针对这些问题,汽配圈记者有幸在温州汽配展会现场对三头六臂浙江省区负责人季丰平进行了采访,以下为采访整理内容。
汽车的产业链很长,从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到中游的整车制造再至下游的后市场服务。其中,汽车后市场因其所处产业链的延伸环节一直以来深受中上游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