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缺口成焦点,新能源汽车业“人才大考”如何破局?

深度解读 2024-07-15
分享到:

预计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人才缺口将超百万问题引发关注,在新能源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期,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20万人,人才缺口高达103万人。一组数据激起千层浪,反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危机。

百万缺口问题引热议

新能源汽车行业崛起,需要更多人才来撑住这个市场。对于是否愿意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行业现状以及就业前景等话题,大家各抒己见。以下整理了部分人的看法:

业内人士杨**:

作为一名新能源行业的技术人员,我深知从传统汽车走向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技术跨越。行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对专业人才的渴求。到2025年,人才缺口预计将达到103万,这数据震撼着每一个像我这样热爱技术的人。面对这样的挑战,国家层面已经行动起来,发布《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检测与维修》的规定,就是确保电池安全与维修质量的重要一环。我注重的不仅是这一系列标准的学习与适应,更是对新技术如电池系统、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检测维修的学习与应用。我明白,作业安全和环境保护也已成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我更是坚信,作为技术人员,我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加强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还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尽管会面临如电路检测、软件诊断等复杂技能的挑战,我还必须对新技术、新材料持续学习。培训机构、职业技术学院乃至高等院校,也已经加大培养具备实验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的努力。行业的巨轮正在前行,我们将是推动这一前进力量的关键。同时,作为行业的一份子,我清晰地认识到,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持续适应。

某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

自己读书的时候,教材里还是化油器式发动机,实验室刹车系统还是上世纪60年代留下来的鼓刹(又称鼓式制动器,是一种利用刹车鼓内静止的刹车片与随车轮转动的刹车鼓产生摩擦,从而减缓车轮转速的刹车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和输送上,阻力来自许多方面。比如业内人士普遍反馈,校企人才双向交流存在障碍。教育界和企业的矛盾在于,学校认为产教融合,实践部分应该由企业负责,需要企业付工资。但是企业认为,学生来实习的时候只会一堆理论,不具备动手能力,不能创造价值,不应该给学生付钱。个人认为,这是校企人才不能自由顺畅流动的隐形阻力。一个可喜的变化是,在新能源汽车检修领域人才缺口的背景下,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在2022年6月发布并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专业能力评价项目。

网友A:

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还是有很大的前景的。有几个主要原因: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汽车排放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为应对全球变暖,国家已提出“2030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包括很多路线,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广,业务兼容性强。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属于新兴领域,比传统车维修的机会多得多,无论是岗位还是待遇都更好些。而传统燃油车中维修经验老到的师傅受年龄影响,学习能力相对差些,年轻人在此领域更容易超越老师傅。新能源维修前途无量,但是需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诊断和维修。不过,前景虽然有,现在入局的人也很多,所以真想学习入行,还是要加速的。

网友B: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前景产业,建议刚参加完高考正在选专业的孩子,可以重点了解一下这方面相关内容。但是,要不要选择还是要看实际情况。个人觉得,在做选择时一定要搞明白自己的爱好,是否擅长。

通过以上可见,在这个绿色转型的大潮中,大家已经不再排斥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考虑并投身于这个行业之中。

缺人,缺的是什么人?

据权威数据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望达到1300万辆,增速约40%,整体渗透率或超40%。此外,乘联会7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984.1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依然保持着高增长态势,1-6月累计零售销量为411.1万辆,同比增长33.1%。

在这个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悖论”正席卷整个汽车产业。从去年广汽丰田宣布裁员近千名派遣工人,到蔚来宣布裁员10%,再到今年特斯拉、大众、等传统车企相继发布裁员计划,以及新品牌智己、理想等被曝裁员。以及日前登上热搜的“曝广汽本田赔偿金丰厚员工抢着被裁”话题。一面是人才缺口,一面却是车企裁员,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四化”的变革导致学科交叉广度和融合深度迅速扩展,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简单粗暴点来说就是:企业不缺人,但是缺人才。主要缺乏以下几类人才:

01

研发与设计人才: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设计到电池技术、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而新能源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车辆的基本性能要求,还需要考虑用户体验、安全性、智能化等多个方面。因此,具备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新能源行业所急需的。

02

生产与制造人才:

新能源汽车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高效协调能力的管理人员,以确保生产线的顺畅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此外,还需要有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参与装配、调试等工作。

03

市场营销与服务人才:

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以促进销量提升。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售后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具备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人才可以为车主提供及时、专业的维修和保养服务,逐步解决“买车容易,修车难”的行业困境。

04

智能化与网联化人才: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日益明显,对自动驾驶、车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人才需求也在增长。需要具备身后的算法基础、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等,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05

复合型人才: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交叉和融合的领域,不只需要掌握单方面技能的人才,还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新能源汽车“人才荒”如何破

现阶段,学科设置相对滞后;人才跟进式培养力度不够,特别是产教融合还有待拓展;政策的导向性尚不强;薪酬问题等与新能源的发展速度不匹配,多重因素导致“人才荒”。如何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建议如下:

01

聚焦产业需求,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体系: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应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教育资源投入,优化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也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强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

0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政府和企业应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全人才收入分配机制,建立与能力、贡献相匹配的薪酬体系。

0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交流,应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04

企业培养用户思维:用户思维至关重要,从用户角度出发,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感。

05

个人角度:深入学习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关知识技能,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脱颖而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并应对人才荒挑战。

写在最后

在探讨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荒”这一问题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既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行业升级的重要契机。至此,不禁引起我们的深思:人才荒的本质,是对高质量、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迫切反映,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验。它不仅关乎行业的兴衰,更关乎国家能源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的实践理念。解决此问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未来,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共同书写属于这一时代的篇章。

本文是汽配圈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END --

(点击上图了解快车团详细信息)

(点击上图阅览《汽后视界》杂志第98期)

0
推荐文章
一周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