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会期间,有关汽车行业都说了啥

深度解读 2025-03-09
分享到:

以下是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汽车行业的核心政策方向、行业动态及代表建议的整理:

一、政策方向与产业重点

1.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升级

- 定位调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标志着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型,强调AI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 技术布局:支持车用AI大模型研发,推动智能驾驶、车路协同技术规模化应用,加速“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

2. 新能源汽车巩固优势

- 产量与市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16.8万辆,占全球60%以上;2025年延续“以旧换新”政策,安排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消费扩容。

- 产业链升级:强化电池、芯片等核心环节自主可控能力,优化海外布局以应对欧美关税壁垒。

3. 低空经济与未来产业

- 飞行汽车商业化:推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发展,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量产飞行汽车;需解决空域管理、适航认证及驾驶员资质标准化问题。

- 政策支持:建立低空空域管理法规,避免重复建设,推动技术共享与跨部门协同。

二、行业挑战与应对措施

1. 反“内卷式”竞争

- 问题与危害:价格战导致研发投入减少、产品质量下降,损害品牌溢价能力。政府首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倡导技术、品质、服务竞争而非低价倾销。

- 企业建议:广汽冯兴亚提出“由果溯因”策略,赛力斯张兴海呼吁自律与监管结合,李书福强调“打技术战、品牌战”。

2. 数据安全与技术标准

- 智能驾驶规范:雷军建议建立辅助驾驶安全监管机制,朱华荣呼吁完善自动驾驶法规及标准体系,解决法律滞后与技术标准缺失问题。

- 跨区域协同:京津冀、长三角等地推动车路云数据接口标准化,打破区域壁垒以促进技术融合。

三、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1. 零碳与循环经济

- 零碳工厂建设:2025年将推进零碳园区及再生材料使用标准,新能源商用车(如重卡、物流车)或迎政策红利。

- 电池回收体系:宁德时代曾毓群建议完善储能市场机制,广汽冯兴亚提出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2. 绿色甲醇与低碳商用车

- 李书福提议利用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建立甲醇加注站国家标准,推动商用车低碳转型。

四、全球化与市场拓展

1. 应对贸易壁垒

- 优化“一带一路”供应链布局,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欧美关税风险;借鉴日韩车企模式,在东南亚推新能源商用车,在欧洲布局高端车型。

2. 出口与品牌建设

- 2024年汽车出口量超600万辆,但需提升售后服务与品牌溢价能力;依托RCEP、CPTPP等协定降低关税成本。

五、技术创新与人才支撑

1. 大模型与AI赋能

- 科大讯飞刘庆峰建议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模型算力平台,周鸿祎提出包容大模型“幻觉”的柔性监管机制,平衡创新与安全。

2. 技能人才培养

- 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订单班”,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解决智能网联领域人才短缺问题。

**总结**

2025年两会为汽车行业明确了“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三大主线。政策重点包括智能网联技术深化、低空经济布局、反内卷治理及全球化战略升级。企业需加速技术融合与生态开放,从单一制造商转型为“移动服务生态构建者”,方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本文为汽配圈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END --

(点击上图了解爱多雨刷详细信息)


(点击上图阅览《汽后视界》杂志第100期)

0
推荐文章
一周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